公司动态

三步走出安全管理的四大误区

更新时间: 2025-02-25

是虎头蛇尾,缺乏落实。

有些企业会在研究安全制度、召开安全会议、下发安全文件、传达安全精神等措施上下一番功夫,制定一系列管理目标,把安全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条。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却往往大打折扣,缺乏具体的验收要求和考核标准等,没有做到真抓实干、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避重就轻,流于形式。

安全工作经常只是单纯停留在喊口号、贴标语等表面功夫上,有时风风火火动静不小,但是形式大于内容,真正检查落实的较少。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往往发现问题时避重就轻,解决问题时浅尝辄止,缺乏深入而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效果收效甚微。

三是忽视教育,管理粗暴。

在安全管理中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粗暴,以罚款、批评、通报等负激励手段为主,忽视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更缺乏多样化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大多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

四是预控缺位,亡羊补牢。

对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忽视了源头治理、事前预防控制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导致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重缺失,往往在事故发生以后才察觉到安全管理中一系列的漏洞,亡羊补牢也无法挽回事故造成的后果。

以上四大误区经常伴随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造成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局面。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些“疑难杂症”,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真抓实干,贯彻到底。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实干主义,避免形式主义。对于保障安全生产所形成的制度、标准、文件、会议精神等,**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不仅要真抓实干,还要抓住重难点,直面难啃的“硬骨头”,将安全管理工作不打折扣地贯彻到底、落实到位,并在贯彻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强化。

第二,强化安全教育,严把培训关。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道关口,是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将正面教育、反面教育、激励教育、处罚教育等有机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第三,超前预防、主动控制、源头治理。

工程建设项目现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的风险,施工企业应转变传统安全管理思想,将以被动预防事故为重点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以风险分级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机制,实现超前预防、主动控制、源头治理,真正做到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黄工
  • 手机:1358868****
  • 电话:025-1385-1825234
  • 邮箱:1522334425@qq.com
  • 网址:https://mbhg.51sqw.com
  • 地址: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